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国际摄影网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30|回复: 14

剑 走 偏 锋——绝处生奇的摄影创作/韩子善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3 20: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剑 走 偏 锋——绝处生奇的摄影创作/韩子善
            摄影创作离不开光和影。然而在很多时间和场合里,往往没有理想的光线,层次分明的主体和清晰的环境。在这种不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摄影创作几乎走入绝处,似乎只能善罢甘休,放弃拍摄。

            其实,天无绝人之路。三国时,曹植的“七步成诗”就是典型的例子。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绝处逢生的事例。如一句话评论得了年度大奖;阴天拍黑白片,反而得到好作品;没有三脚架拍摄夜景反而得了大奖。无数事例说明,剑走偏锋,往往可以创作出特色鲜明的作品。

             例如,主体只是剪影,没有分明的层次;主体只是侧影,颠倒了上下关系;主体与环境没有实焦点,显得朦胧不清。这些缺陷似乎是致命的,但是我们如果剑走偏锋,把缺点当作特点巧妙地使用和有效果的发挥,完全可以创作出不同寻常,别有特色的作品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0: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剪影显轮廓:
主光在主体背后,主体呈剪影状。作品造型要注意:

1、镜头不要正对光源,以免产生炫光。
2、以剪影轮廓作为主体在画面布局,形成有特色作品,如电视剧《红楼梦》片头的飞来石,泰山探海石,黄山迎客松等都以剪影造型闻名于世。
3、剪影形象往往没有深浅层次,因此要求影像有鲜明的特征。如漫画中的人物,建筑中的形体轮廓,不宜虚幻、朦胧、模糊。
4、剪影追求简洁、生动、传神。以剪影为主体的剪纸艺术传承千年。著名作家泰牧称赞说:“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摄取了事物的特征,集中突出的加以表现”。
5、主体是剪影,陪体和环境可以层次丰富细节分明。但是,注意不要喧宾夺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0: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剪影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0: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倒影出幻境

从出生以来,世界万物的正反在我们头脑中已形成定势,一旦出现正反相倒的影像,便成谬误。这时,“歪打正着”,恰逢其时。

1、这是山岳、树木、建筑、人物等在水面或地面的反射,是实体的倒影。
2、倒影以地面、镜面为轴,上下对称,具有构成相似的美感。
3、因为介质密度状况的不同,上下左右的形象有相同、相似或相反的不同状况。
4、实景清晰完整,倒影虚幻残缺,构成又相似又有差异的同中有异的形象,令人遐想。
5、在构图上,只取倒影,裁去实影,往往会成为一幅影像虚幻的作品,别具抽象的意味。

随着光彩转换、四季更迭,山川倒影呈现不同形象,摄影家刘松泰慧眼独具,拍摄了一组水中情。他说:“云是水的云,水是云的情,我追寻云水间最美的风景”。他的作品没有实景,全是倒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0: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0: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0: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朦胧出诗意。

摄影讲究有焦点、影像才能清晰,这正是一般摄影的基本要求。但是,审美是多元化的,早在十九世纪摄影发明后不久,英国女摄影家卡梅隆夫人便创造出软焦点影法,在朦胧模糊中追求画面的诗意。

1、影像清晰是一种美,影像朦胧也是一种美,这正是艺术辩证法的体现。
2、清晰之物,如在眼前,触手可得;朦胧之物,如在远处,可望不可及。朦胧产生距离感,引发想像,就在眼前,然而有纱有雾相隔,隔之美的意境,由此而生。
3、清晰之物,一览无余;朦胧之境,诱发想像。可视之境,总是有限;朦胧之境,漫无边际。
4、朦胧之境,一般没有焦点。自动调焦相机要改变模式才能拍照。这样的作品,具有一种若即若离的美感,美的探索也置身于无穷无尽之中。
5、朦胧虚化了物象,强调了动感;虚化了动体,强调了距离;强调了感觉,虚化了实态。所以这是一种强调主观感受,丰富主体意味的表现。


拍摄剪影、倒影、虚影等,似乎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法,但这正是人们在进行艺术创作的一条康庄大道:独辟蹊径,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剑走偏锋,这是艺术家创新的宝贵品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0: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0: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国际摄影网 ( 京ICP备19028990号-1 )

GMT+8, 2025-2-9 04:18 ,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