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国际摄影网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49|回复: 5

【转】拆解尼康D600 探成像黑斑之谜(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31 14: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坦坦荡荡 于 2014-3-31 14:17 编辑

 拆解尼康D600 探成像黑斑之谜(1)
编者按:尼康D600成像有黑斑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此事经2014央视3.15晚会曝光后,之前已有所沉寂的事情又热闹了起来,主要是因为此事已经扩大到了摄影圈之外。
  当初D600发布之时,很多影友对其充满了期待,因为就配制与性能来说,D600是一部性价比很高的入门全幅单反。但因上市不久,很多用户的D600成像出现了黑点或者黑斑,这也让众多拥有D600的用户苦不堪言,更是让一些想入尼康门的用户犹豫不决起来。
  本篇内容,笔者将以前国外强人拆解D600的图片翻出,读者一是可以了解更多现代全幅数码单反的内部结构,二是可以更多的了解D600究竟是一部怎样的数码单反产品。

      
  国外有拆机强人,经30个步骤,将一部全新的尼康D600机身拆成了一堆零件,对其内部结构进行了探究。

  这样一部曾受到广泛关注、之后又给众多影友带来烦恼的尼康入门全幅单反D600到底内部结构如何呢?下面,笔者通过这次尼康D600拆解的全过程来带您一探究竟吧。

炤龙点评:

  这个D600拆解很详细,可以看出,即使是一部入门级全幅单反,其零配件之多也是令人赞叹的。按理说,任何产品都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关键在于处理问题的态度。我们不能否认尼康大部分产品都受到了广大摄影人的喜爱,笔者只是期望,尼康能象摄影人爱尼康一样,用同样的心去爱尼康的忠实用户们,希望尼康真的能够做到"影像随心"

第1步

  拆解的第1步,我们先看看D600的具体性能参数。


尼康D600机身

  尼康D600从外观上看属于一款体积较为适中,设计紧凑的产品。机身具体的外观尺寸为、141mmx113mmx82mm,重量为760克(含电 池)。它 在取景设备上使用了100%视野率且0.7倍放大率光学的取景器以及一枚3英寸92.1万像素显示精度的LCD,支持实时取景拍摄静态图像以及动态视频。 另外,在机身侧面设计了两个SDHC存储卡插槽,可以同时安装两枚存储卡进行存储且拍摄。


尼康D600采用了2430万像素的全画幅CMOS图像传感器

  作为一款性能较高的中端数码单反相机,尼康D600搭载了2430万像素全画幅CMOS影像传感器、39点自动对焦系统(9个十字对焦点)、全新的三代 EXPEED图像处理芯片以及2016像素的测光感应器。此外,该机的快门速度范围是1/4000S-30S,还可实现5.5张每秒的高速连拍,可拍摄 MPEG-4格式的1080p分辨率全高清视频短片,感光度范围ISO100-6400,最高可以扩展到50至25600。

尼康D600定位为入门级全幅单反,主要参数如下:

        2430万像素FX格式CMOS传感器

        5.5张/秒连拍速度

        ISO 100-6400 (可扩展到ISO 25,600)

        3.2" TFT LCD显示屏

        双SD存储卡槽

     在这次拆解过程中,Chipworks网站还帮这位拆解狂人进行了D600传感器的拆解与分析。

第2步

   下面,再了解一下尼康D600的侧面接口


尼康D600侧面设有耳机MIC、HDMI、GPS接口


尼康D600侧面设有耳机MIC、HDMI、GPS接口

打开侧面接口盖子,从左至右、并由上而下的接口分别是:

  耳机接口

  麦克风接口

  高速USB接口

  HDMI输出接口

  GP-1 GPS 输入接口

【 续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4: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坦坦荡荡 于 2014-4-1 16:14 编辑

拆解尼康D600 探成像黑斑之谜(2)

第3步

  再来看看存储卡槽。


D600采用双SD卡槽设计

D600机顶左侧功能转盘
 
  相比D800,尼康D600侧面选择了双SD卡槽设计。虽然SD卡在速度上与CF卡、XQD卡相比没有优势,但采用SD卡可以为机身减少体积与重量。

第4步

  下面来看看D600与D7000在外观上的区别。

D600机身略大,因为画幅更大,反光板也更大

D600、D7000的机身很相似

第5步

  D600虽然为全幅机身,但它与D7000的机身体积相近,请往下看。

D7000

D600、D7000侧面对比

D600、D7000侧面对比

  从对比看,即使D600采用了全幅传感器,其机身和D7000一样小巧。

第6步

  为了安全起见,拆解前要将电池取出。

取出D600电池

将D600电池仓盖拆下

D600采用的EN-EL15电池,与D7000的电池型号相同



第7步

  大体回顾了一个D600的性能参数后,下面开始真正拆解。

D600上的螺丝都安装在接口盖的下方

准备拆下取景框

将机身底部扩展接口的橡胶垫打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16: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坦坦荡荡 于 2014-4-1 16:35 编辑
坦坦荡荡 发表于 2014-3-31 14:34
拆解尼康D600 探成像黑斑之谜(2)

第3步




第8步

用工具将机身底部螺丝拧下

机底盖被拆下

取下的机底盖


第9步

  拆除底盖后,继续拆除里面的三角架接座。

取下底盖,便是三角架接座,上有四个螺丝将其进行固定

取下三角架接座


第10步

螺丝拆下后,取下机身正面的前盖,上面有景深预览与FN键安装位置

景深预览与FN键按钮下方有橡胶垫

景深预览键下方的橡胶垫,很容易更换

第11步

将手持握柄及电池仓拆下

如上图,经过前面的一番拧螺丝,手持握柄及电池仓都可以轻松的被拆下。

第12步
拧下光学取景器旁边隐藏的螺丝。

取景框下面隐藏着几个螺丝

驱光度调节钮下方也隐藏着一个螺丝

只有拧下上面这些小螺丝,才能将整个机背后盖打开。接着往下看。

第13步

机身后盖与LCD显示屏从机身上拆下

后盖的设计是很漂亮的

  打开后盖,我们注意到了后盖里面标记的小红点,这些标记与相应的螺丝相对应。

拆下后盖上的排线

  然后将后盖上的排线拆下,可以看到排线连接着后盖上的每一个控制按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16: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坦坦荡荡 发表于 2014-4-1 16:30
第8步

用工具将机身底部螺丝拧下

第14步

LCD与后盖做成了一体

上面是被拆下的D600机身后盖,可以看到,LCD与后盖是融合成一体的。

第15步

将SD卡槽的盖子拆下

将机身对外接口盖子拆下

然后将机身电路板上的起屏蔽作用的零件拆下


第16步





  继续拆解。。。


方框标记为相机焦平面标记,圆框为螺丝位置

螺丝位置,如要拆下周边所有零件,需要拧下36个螺线

继续拆解
【续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16: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坦坦荡荡 发表于 2014-4-1 16:30
第8步

用工具将机身底部螺丝拧下

第17步


拆下机顶控制键下面的电路板

拆下机顶控制键下面的电路板,其控制芯片型号为:Nikon NHHS-2 218MM

第18步

开始拆肩屏

拆下的肩屏

肩屏的控制芯片型号为BU9794AKV.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16: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9步

  拆到这里,我们展示一下D600内部的排线情况。


D600内部的排线

  从图片来看,D600的内部排线非常有序、整齐。各个排线的走势也很有规矩。

第20步

拆下主电路板上的EMI电子屏蔽衬垫,这个装置可以防止电磁干扰

拆除EMI后的D600电脑主板

第21步

  主板上的主控芯片。

这是D600的主板正面,用方框标识的都是主要功能的主控芯片

  黄框内为Nikon EL175 1207 EXPEED 3图像处理器,旁边的两个蓝色框为三星Samsung K4B2G0846D 1 GB (total) DDR 3 SDRAM内存,右下角深蓝框标识的Inrevium TE4302RX SD卡控制器。

D600主板背面

  主板背面紫色框标识的是Spansion GL128S90DHI02 16 MB闪存,两个蓝色框标识的是三星Samsung K4B2G0846D 1 GB (total) DDR 3 SDRAM内存。

第22步

  将主板拆除后,传感器组件就暴露了出来。

继续拆除2400万像素的全幅CMOS传感器组件

全幅传感器组件拆除成功

【续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国际摄影网 ( 京ICP备19028990号-1 )

GMT+8, 2025-2-9 00:25 ,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