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国际摄影网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99|回复: 0

【转】影像批评:谢白谈摄影与哲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3 11: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纪实类的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主要理论。摄影史的记录,也主要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支撑的。这是因为,摄影器材极大的影响着摄影艺术的发展。许多摄影理论的出现都是器材进步所带来的。
  例如,1952年布勒松提出了“决定瞬间”的理论。这是建立在摄影器材和感光材料巨大进步的前提之下的。当时,有一种氛围“决定瞬间”的理论是摄影界唯一的理论。其实,这不是历史的真实。在摄影器材和感光材料都十分落后的时代,也创作出了许多的传世的艺术珍品。在摄影室拍摄人像时,还需要用支架固定人物头颅的技术条件下,是不可能出现“决定瞬间”的理论的。不能应为“决定瞬间”的理论揭示了摄影艺术本体的实质,就否认“非决定瞬间”的艺术作品的价值。
  于是为了抗衡,摄影界有人就提出了“非决定瞬间”的理论。其中的知名人物有尤金·史密斯。看看今天,数码摄影技术已经普及。重复曝光技术已经可以在不影响被摄者行为的瞬间实现,为什么不可以在新闻摄影中使用?原有的人为规定是不是应当取消呢?我以为,这是无需争辩的了。对于以往的历史摄影作品的评价,历史唯物主义也是评论的利器。2009年有许多的文章在指责历史的一些作品的真实性。这其中有:海因的《童工》,卡帕的《西班牙战士之死》,当然还有许多的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些作品。
  如何看待这些作品?如何评价这些作品?用今天的摄影技术和摄影理论为基础去评价历史,还是用当时的历史条件做为参照物去评价历史?我以为,还是要历史的看待,不可强求历史。今天的标准是在现今摄影器材和技术条件下的标准。当年的器材和技术是达不到的,也就不可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要求历史。是在要这样要求,是不是有一点不够厚道。
  艺术摄影理论则以唯心主义理论为为主要理论。今天,我们可以在这里公开的讨论这个问题,以前是不可以的。好不夸张的说,许多艺术理论都是以唯心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由于数码技术的万能,图像已经可以不要到现实中去摄取,可以自由的制作出来。唯心主义理论就越发具有它施展才能的空间。
  昨日郎静山的作品,对于今天的低年级的大学生都是“太小儿科”了。今天,几乎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梦想变成具像的图像。应当讲:今天的摄影已经办成了“加减法”并用的艺术。今天的艺术摄影更注重自我情感的体现,更注重自我思想的表达,更注重哲学观念的讲述,但是,今天也是艺术摄影最困难的时期,“泛真实性”的检验标准无时不刻的在抵制和攻击着艺术摄影的实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国际摄影网 ( 京ICP备19028990号-1 )

GMT+8, 2025-2-9 01:49 ,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