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国际摄影网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6|回复: 2

浅介数字式照相机的发展简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3 17: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坦坦荡荡 于 2012-4-4 10:35 编辑

    一、数字式照相机的发展历史   
    数码照相机,它标称叫数字式照相机,英文全称Digital Camera,简称DC。是集光学、机械、电子一体化的产品。它集成了影像信息的转换、存储和传输等部件,具有实时拍摄、数字化存、取和与电脑交互处理模式等特点。
    美国,是最早研究、生产数码相机的国家。早在20多年前,就利用它作为军事项目使用,它通过卫星向地面传送地面扫描照片。在满足军用的前提下,后来逐步将数码摄影技术转为民用,并不断拓展应用功能和使用范围。       
    从照相机发明至今的170多年中,数码相机全面投入市场的历史,只有1/10的时间。就在这短短的十多二十年里,它让摄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计算机数字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它成为传统银盐照相法的终结者。但是,要追溯数字图像技术的研和发历史,它就远不止二十多年了。
         二、数字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二战和朝鲜战争结束,国际局势趋向平稳状态。美国充分利用在二战中从德国获得的光学、无线电生产设备和专利技术,集中各国因躲避战争滞留在美国的科学家,开始在硅谷对新型武器、航空、航天、通讯等领域进行研究。一些应用广泛的成果,率先在民用工业方面使用,如家用无线电和半导体技术就是在这一时期迅速兴起的。
         三、 数字技术发展的进程
    数码相机的诞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电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随着“电视”这一影像技术的推广,人们就急需要一种能将正在表演、播放的电视节目随时记录下来的设备。
    于是美国安培(Ampex)公司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型摄像机,开创了图像记录的新纪元。由于当时的摄像机使用摄像管摄取图像,摄像管不仅使用寿命低、制造成本高、性能不稳定,而且不能对着强光进行摄影,所以当时意义上的“摄像机”一直没有进入家庭。
       1951年,首先将电子技术运用到影像存储和传输的是美国人宾.克罗司比,他的实验室发明了能反复记播放录电视脉冲信号图象录像机(VTR),这种新机器可以将电视转播中的电流脉冲记录到磁带上。
    1956年,经过五年的不断改革,录像机才开始大批量生产并投放市场,开始在世界范围大量生产并广泛应用,而且逐渐成为大众化的影像记录工具。正是基于“磁带录象机”这一技术产生,因此它被公认为电子模拟数字成像技术产生的开端,。
    我国是在改革开放后,才从日本有条件的逐项引进收、录音机、洗衣机、电视机、磁带录象机技术。
    第二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1960年,因前苏联的“绕月”飞行成功后,美国感到“空间争夺”危机出现,于是集中人力物力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登月”计划研究。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不清晰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成清晰的数字图像?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由此应运而生。
    美国宇航局(NASA),在派宇航员登月球之前,宇航局就对月球表面进行了若干次勘测。然而图像工程师们发现,由探测器是用模拟信号方式传送图像,传送回来的信号大部分被夹杂在宇宙电离层里的其它的射线信号之中。因此,传回地面的信号就显得十分微弱,甚至使地面接收器无法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变成图像,更不用说清晰的图像了。于是他们不得不在登月球计划实施前,必须找出更好的,能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来。但这个问题的研究,一直困扰了他们近10年的时间都没有解决。
    1970年是影像处理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CCD(电偶合Charge. Coupieb. Cevice)。当电器工程师们用电脑将CCD得到的图像信息进行数字处理后,以前所有的干扰信号都被统统剔除了。
    于是美国宇航局才迅速将这个技术用到“阿波罗”登月飞船上,由于安装了CCD装置,使“阿波罗”号在登月球的整个过程中,美国宇航局才接收到了如水晶般的清晰数字图像,这就是数码相机诞生的原形。这些先进技术开始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间谍卫星上都是使用数码图像处理技术。
    在军事技术保密期满之后,美国就立即将数码图像技术转移到民用上,从此这一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而且覆盖了各行各业。美国这些技术的转移,历来都是首先从他的同盟国、驻军国开始,日本就是在这个前提下得到美国的技术支持,然后才将他们淘汰、换代、过剩的产品输出到周围国家。
    1981年,日本的索尼公司首先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运用到照相机上。向市场推出的“玛维卡照相机”虽然像素低、历史短暂,而且根本不成功,但这是世界上的第一台“电子成像”技术的标志性、划时代产品。
    1986年,美国柯达公司向市场推出了上百万像素的感光存储器CCD。
    1991年又推出DCS100.200型照相机。
    紧接着,继CCD之后,佳能公司又独辟捷径,率先向市场推出CMOS作为感光存储器,并陆续生产出从几百到上千万像素的系列照相机。
    日本是二战后美国的占领国,美国以前用于军事的技术转为民用后,所以日本就成为这些技术的率先受益国。因此照相机技术在索尼、佳能、旭光(专业镜头生产商)等电器公司的引领下,后起之秀的松下、尼康、理光、美能达、玛米亚、富士、亚西卡、施乐等专业公司,各自推出了CCD、CMOS感光存储器的摄象机、电影摄影、放映机、录象机、投影机、彩色扩印机、喷绘机、刻录机、复印机和平板电视机等光学产品。
    在激烈的世界照相器材竞争下,老牌的德国莱卡、蔡斯,瑞典的哈苏等公司,在沉默一段时间后,都竞相推出了保持传统外观,但品种不同和性能的数码照相机,以及数字图像存储处理产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丹麦飞思公司独树一帜,专门生产出为传统大、中型照相机接驳的数字后背和专业图像处理软件,成为世界各国专业影像制作公司追捧的新宠。
    由于电子产品和数字影像技术的不断成熟,适用和范围的不断扩大,莫托罗拉、诺基亚、TCL 、爱立信等通讯公司也不甘落后,纷纷将数字图像技术引用到手机和网络技术上。
    数字图像技术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已经是无处不在,而且感觉到越来越离不开它,所以。它不但标志着图像存储、处理、应用技术的成熟和飞跃,也是对170多年传统的影像成功的改革,而且标志着全世界真正迈向了现代化数字技术时代。
发表于 2012-4-3 21: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2-4-3 21: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2# 无眠
感谢无眠老师的连续关注、回复与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国际摄影网 ( 京ICP备19028990号-1 )

GMT+8, 2025-2-9 01:51 , Processed in 0.1872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