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国际摄影网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54|回复: 19

用我们的眼光看外国人的获奖摄影作品—杂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31 01: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坦坦荡荡 于 2012-3-31 01:21 编辑

[size=5       ]2011 IPA国际摄影奖(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奖建筑类共有7个分组,包括:桥梁、建筑、城市街景、历史建筑、工业建筑、室内装饰、其他建筑。这几个奖项的获奖结果和作品已经全部公布出来了。   
    1、获得专业组建筑类分类冠军的是:荷兰摄影师Paul van Hulzen
(作品见附件第1组黑白片):











2、获得桥梁组第一名的是:加拿大摄影师 Sharon Tenenbaum
(作品见附件第2组黑白片):





3、获得建筑物组第一名的是:意大利摄影师Manuel Cosentino
(作品见附件第3组黑白片):







首先,依照我们习惯性的眼光和固有的观念来说说这3组黑白照片:
      第1组照片(建筑类)在摄影学上叫作“低调”照片,整组5张照片完全处于曝光不足的状态,从天空到建筑物黑白灰的层次与过度变化不明显,所以天空与中景物体被溶为一体,而且建筑物本身缺乏引人注目的趣味中心,整个被摄环境鲜见,只有在恐怖片中能看见。      
      第2组照片(桥梁组)很难用摄影学上的名称来区分,说它是“高调”照片又不完全具备,因为黑与白的对比度表现的不是很清纯;说它是“中间调”照片也不象,除桥梁的灰度达到中间调的表现要素外,天空也应该有一定的灰度才合情合理。虽然运用仰拍表现出了物体的高大雄伟,但从照片的中、远景部位看,就存在明显的模糊现象;主体的清晰度和质感也表现得不清楚。
      第3组照片(建筑类)是名副其实的黑白高对比度照片,完全没有其它色调表现。黑的部位死黑一片,但是白的部位缺乏本身物体应有的过度层次,给人的视觉感似乎是刚上过油漆一样,或者是在黑背景上安装了几个白框一样。虽然构图上确实有趣味性,但是物体的质感实在是太差了,给人感觉不像是摄影照片,而是黑白绘画。

        4、获得室内装饰组第一名的是:荷兰摄影师marrigje de maar(作品见附件第1彩色组片):








      如果“室内装饰”这个题目让我们来拍摄,很可能绝大多数人会根据题意,都把镜头瞄准那些富丽堂皇的装修场所,而不会象这个荷兰人,把镜头瞄准我们见惯不惊、普普通通的的家庭自然环境。正因为荷兰没有腌腊肉和穿抖房,在中国藏民族地区看到了我们见惯不惊、普通、自然的室内摆设,于是把生活必须品与非生活必须品的“装饰”有效结合在一起,让自然的摆设成为朴实的“装饰”,所以又获得大奖了。如果,让我们来当评委,这组照片肯定是名落孙山,理由很简单,因为外国人看我们感觉很稀奇,我们看外国人同样感觉稀奇。

      5、获得历史建筑组第一名的也是荷兰人 :Paul van Hulzen(作品见附件第2彩色组片):









     从这一组4张照片看,  你能看出它是 “历史建筑”吗? 荒凉、孤独的房屋与围墙,究竟是废弃的监狱、工厂、牧场?还是二战时期纳粹党遗留下的集中营?因为照片是无国界的世界语言,因此不要文字说明从照片就能看出内容。很遗憾但从图片上看不出来“历史建筑”的任何味道。
    6、获得工业建筑组第一名的是新加坡摄影师:Richard W J Koh (作品见附件):         


    这张照片似乎象是一只船上的局部,或者是一个庞大机器的外壳,由于画面物体自然线条的紊乱,画面显得凌乱不堪,趣味中心也不突出,读者很难看出作者力图表现的是什么。
    7、 获得ARC第一名的是美国摄影师:Timothy Griffith(作品见附件):


    这张可以说,任何一个菜鸟信手可得的模糊片,它竟然获得大奖。

结论:
          象这样的照片,按照我们的观念来评判,中国的任何一个初学者可能都能拍摄出这样的照片,所以它绝对是根本拿不出手的废片,在中国不说获奖,可能参赛入围的资格都困难。
      然而,世界上的事情就有这么怪,东方人看不惯的东西,西方人认为是最好的艺术品,非但是能参赛入围,而且还被评为冠军、第1名并获得大奖,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由此说明,中、西方所存在的文化差异相当大,对艺术的欣赏角度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我们一贯坚持的摄影标准和表现方式,正在受到现代的、世界的挑战。从这些事例中,我们的摄影、评判观念能吸取点什么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收起 理由
戴建成 + 8 非常有分量的帖子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31 10: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视角共享。
发表于 2012-3-31 11: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视角共享
发表于 2012-3-31 18: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不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2-3-31 23: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2# 秋摄叶影
感谢]秋摄叶影老师的首席关注、回复与欣赏
 楼主| 发表于 2012-3-31 23: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3# 邯郸赵保生
感谢保生老师的连续关注、回复与欣赏
 楼主| 发表于 2012-3-31 23: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4# 香山
感谢香山老师的连续关注、回复与欣赏
发表于 2012-4-1 12: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让我一个新人通过您的图文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20: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坦坦荡荡 于 2012-4-1 20:14 编辑

8# 戴建成
非常感谢建成老师的关注、回复与鼓励 上课说不上,只是一点愚见而已。再次感谢,恭请斧正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20: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9# 今夜无眠
首先感谢无眠老师的连续关注、回复与鼓励 只是一点愚见,恭请拍赐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国际摄影网 ( 京ICP备19028990号-1 )

GMT+8, 2025-2-9 02:01 , Processed in 0.3744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