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国际摄影网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47|回复: 26

《好相机与好照片之间不能划等号—杂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23: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坦坦荡荡 于 2013-3-27 23:34 编辑

       现在是全民摄影时代,有钱购买昂贵摄影器材的人不少。所以我们就能经常在许多传媒和平面广告上看见,对照相机有“顶级专业机、专业级、准专业级、中级、 发烧级、业余级、入门级、普通级”等等表述。特别是国内的照相机经营商家,包括与影像粘边的一些媒体,对此更是热衷于是。
       另方面, 包括 国内的照相机经营商家与一些媒体在内, 喜欢使用或者玩弄这些所谓“流行提法”的人,却从来没有告诉过任过过任何人,从他们嘴巴中所表述的这些级别评判标准是什么?更没有告诉过这样的表述究竟是指照相机的分类标准还是使用群体的标准?或者是照相机质量标准?他们也绝对找不出这些信口雌黄、甚至是胡说八道的标准出于何处。
       我们要感谢老祖宗,因为有了他们创造的文字,所以在说话不负责任的时代,于是说的人更加肆无忌惮,说的越玄,似乎水平越高 ,而且讳言其据,听和看的人,根本问不到出处。这就象现在媒体播放的洗理、美容用品广告中说的“因子、精华”一样,至于化学原素中有没“因子、精华” 这个名称与成分,反正他们是嘴巴杀人不犯死罪的,才能尽情让初学者错误的认为“好照片必然出于好照相机”。使看和听的人,进一步 跟着他们去人云亦云,完全没有感觉到是在上当受骗、以讹传讹、误人子弟。
       如果,要让这些玩弄流行提法的人说清楚他们口口声声炫耀的这些“顶级专业机、专业级、准专业级、中级、 发烧级、业余级、入门级、普通级”究竟指的是什么?愚笔估计,他们肯定会说“包括所有的标准”。这样回答一定会让初学者咋听起来很有道理,而且确实又能让更多囊中不羞涩,以及一些爱面子的爱好者继续掏腰包,也才能更好的显示他们“很有水平”,至于会不会误人子弟,则不是道德品质、专业学术和百科辞典能审判得了的事情。就这样,一个好端端的、有国际标准的概念,竟被国内这些玩弄“流行”的痞子们搞得完全没有标准了。
       1、那么照相机的分类标准究竟是什么呢?
       事实上,照相机至从法国的达盖尔“银版照相术”1839年8月19日发明至今,历经了174年,世界各国生产的照相机品种是五花八门。如果,用国内这些玩弄所谓的“流行”提法将照相机分类的话,事实上是根本不可能、也是完全行不通的。所以,若干年前国际标准组织(ISO)就将照相机分类方法设定为四种,具体标准是:
              A、按照相机的体积分类 :
                    大型、中型、小型三种               
              B、按照相机的快门结构分类:
                     ① 镜后快门:    快门的位置在镜头后 (如:老木制照相机的气球快门、傻瓜胶片照相机等)  
                    ② 镜间中心快门: 快门的位置在前、后镜头组之间(如:海鸥4A、4B、4C、玛米亚、哈苏等)
                    ③ 焦点平面快门: 快门的位置紧靠在胶片前(如:海鸥DF-1、珠江S-201和早期风行一时国外的富士、佳能、尼康等135型胶片机)                  
                  ④ 电子快门:    包括现在的数字照相机 (如:傻瓜胶片照相机、现代各种数字照相机)
           
            C、按照相机的感光片尺寸与存储介质分类: 即:照相机所使用的感光片尺寸大小
                  ① 大画幅:使用6—12英寸(及以上)的页片照相机
                  ② 中画幅:使用120型卷状胶卷的照相机
                  ③ 小画幅:使用135型卷状胶卷和数字照相机
           D、按照拍摄取景的方式分类:腰平取景照相机、眼平照相机两种。
       按照这四种标准, 无论采用任何一种方法来分类照相机,全世界所有品种的照相机都能包括进去。
       2、照相机的质量标准是怎么来的?
       照相机的质量标准是,各个厂家根据自己对产品的设计和质量检验使用的生产标准,这个厂家标准上报给国家后由国家公布,上升成为国家质量检验标准;各个厂家生产的照相机种类和品牌不同,因此生产标准也不一样。目前,国际上除安全标准外,还没有国际性、强制性的技术标准。
       3、至于使用群体分类
       因为使用者完全是个五花八门性质的群体,从职业者到残疾人人,再到几岁的小孩子都有。请问国内这些玩弄所谓的“流行”提法的人,这样的群体使用标准谁有本事制定出来?所以,正规的摄影比赛划分的是:专业(职业者)、业余(非职业者)、老、中、青、妇女、儿童(年龄、性别类型)。因此国内国外都从来没有搞过什么“顶级专业机、专业级、发烧级、业余级、入门级、普通级”之类摄影比赛。
       又再说,曾经国产的海鸥4A、4B、4C,以及后来的海鸥DF-1到DF2000,珠江S-201和早期风行一时国外的富士、佳能、尼康等胶片机,以及几十万像素的数字单反机等,不也是被国内这些玩弄“流行”的痞子们说成是“顶级专业机、专业级、发烧级”照相机吗?以此类推,长江后浪推前浪,每当一个新产品相机的上市,立刻就被这些玩弄概念的痞子们马上就把它列入了玩弄范围,曾经被他们鼓吹得天花乱坠“专业级”照相机,离马又被他们下降到“业余”或者“普通”的范围里了。
       由此不难而知,任何一个有常识、有理智的人,都可以从他们玩弄的这套“级别标准”中看出鬼把戏。其实,他们玩弄的这套“标准”,说穿了结果是没有标准的。他们就象现在电视中不厌其烦播放的美容、药品广告和扮演者一样,嘴巴上说得天花乱坠、功能无比强大,结果吊的是消费者的胃口,甚至是误导消费。
      明白人都知道,在整机功能相同、像素相同的情况下,机身的用料和功能之间是没有必然关系的,摄影是使用照相机的功能,而不是使用照相机的外壳。那么,在功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商家竟然把一个吹上天,一个说下地,目的何在呢?无非是让人多掏腰包,去满足一些人的虚荣心罢了。
       事实胜于雄辩,世界级的荷赛、摄影世界、大众摄影等举办的不少大赛获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用档次并不是多高的照相机,甚至还有用普通机械式照相机拍摄的。恰恰相反,那些不可抑视的,所谓“顶级、专业级、发烧级”相机拍摄的作品纷纷落马,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毛主席曾经说过:“决定战争的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愚借用毛主席这句话说:决定照片好坏的是照相机后面的脑袋,而不是照相机的“级别”。       除此而外,愚笔认为,摄影作品能获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A、光线与影像的基本原理理解清楚了,用到位了;
      B、选题准确(符合比赛题目含盖范围);
      C、画面内容有感染力(与相同内容形式比,更有特点);
      D、画面构图与印、放裁剪构图适当(被摄物的自然表现形状与裁剪构图取舍);
      E、运气(其他作品在上四项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
      因此不难看出,片面对高档次照相机过于依赖或者崇信,并不能在好照相机与好作品之间划等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2-3-19 06: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啦
发表于 2012-3-19 09: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1: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2# 邯郸赵保生


感谢保生老师的关注、回复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1: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3# 刘绍德

感谢绍德老师的连续关注、回复与支持
发表于 2012-3-30 15: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好了!该让所谓的器材派多看看!
发表于 2012-3-30 22: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好了!该让所谓的器材派多看看!
梦想悠然 发表于 2012-3-30 15:01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22: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6# 梦想悠然
感谢梦想悠然老师的关注、回复与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22: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7# 香山
感谢香山老师的连续关注、回复与支持
发表于 2012-5-15 16: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易用性,耐用性,工业设计,很多因素决定了产品的优劣。

十分赞成老师的那句话:决定因素,是相机后面那个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国际摄影网 ( 京ICP备19028990号-1 )

GMT+8, 2025-7-5 06:58 ,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